如何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为打赢蓝天保卫战采取了哪些措施?今天上午,国新办举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京专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作了“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奋力谱写伟大祖国首都发展新篇章”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陈吉宁透露,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由2.8亿元提高到3万多亿元,增长了1万多倍。
科研投入强度常年全国居首
陈吉宁说,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北京作为伟大祖国的首都,与时代同脉搏,与国家共奋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地区生产总值由2.8亿元提高到3万多亿元,人均GDP超过14万元,迈进了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
北京还是全球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城市,每天新产生约200家创新型企业,创业投资金额和案例数都占全国的30%左右,VC/PE投资额仅次于硅谷。科研投入强度6.17%,常年稳居全国首位。每年的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全国十大科技进展中,约有一半来自于北京。在最新“独角兽”榜单中,北京有82家企业入选,占全国近一半。
陈吉宁透露,北京正在加快推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地方立法,以法律的形式对科技成果权属、转化收益分配、勤勉尽职免责等作出明确规定,让科学家们“自己生的孩子可以自主培养成人”。
企业开办迈入“1时代”
“对企业和群众办事来讲,只有一个政府,没有政府各个部门。”陈吉宁介绍,今年将实现各级80%的事项只进政务服务大厅这“一扇门”就能办理,70%的事项在政务大厅的一个“窗口”就能受理,更多事项从“网上可办”向“一网通办”转变,400到600项高频事项力争实现“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企业开办方面,由去年的4个环节、8天压缩至1个环节、1天办完,正式迈入“1时代”,实现“一天领执照,当天领发票”。
此外,今年前八个月,北京新增减税降费1368亿元,预计全年减税降费近1800亿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陈吉宁表态,将再接再厉,努力把北京打造成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
北京空气质量继续改善
“我们为全球其他城市治理大气污染提供了北京经验和北京样本。”在谈及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时,陈吉宁介绍,今年以来,北京空气质量继续改善,1月至8月PM2.5平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5月至8月连续四个月小于40微克,其中8月当月为23微克/立方米,首次进入“2时代”。
年燃煤总量从2270万吨压减至400万吨以内,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全市清洁优质能源占比超过96%。“在严控机动车总量的前提下,我们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2018年以来,新增小客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60%,这在世界各大城市中都是少有的。”
城市绿心年内整体亮相
距离北京市中心近30公里,地铁6号线郝家府站连接着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穿过运河北岸,北京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区在北、东、西三面呈品字形排列,北京市政府办公区则位于市委办公区北侧。
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克庆介绍,下一步,将着眼于提高副中心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配置教育、医疗、文化等功能。有序推进行政办公区二期建设,推动适宜的功能和产业向副中心转移,提高副中心产业发展层级。
林克庆透露,到今年年底前,城市绿心将完成8000亩的绿化任务,亮出整体形象,图书馆、博物馆、剧院三个文化设施也力争年内开工。
上万家文化馆站遍布京城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介绍,北京倾力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有机更新,已成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博物馆从上世纪50年代的14家增加到179家,公园由上世纪50年代的6个增加到700多个,149家大小剧场、329家电影院、5800多家公共图书馆、上万家文化馆站遍布京城,2018年的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也达到了11.7本,“可以说,浓浓书香溢满京城。”(摘自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