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剧照
中国的学校永远在比,上学时比风景比宿舍比食堂,毕业后还能比校友影响力。
几年前,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友刘强东、张磊接连向母校捐款三亿后,人大学子见面的第一句调侃问候,是“捐三亿了吗?”
卓尔公益基金会向华中科技大学捐款一亿,大众的关注点全是基金会创始人是武大校友,铺天盖地的新闻标题都是“武大校友给华科捐了一个亿”。
校友们还在暗自较劲,母校们早已“成双入对”
这让人不禁发问,为什么那么多人毕业后还在用母校帆布袋、徽章?
又或是为什么像清华校庆献礼片《无问西东》、北大《此间的少年》、广东国华纪念中学《国华的孩子们》所引发的校友情怀热议一样。
那些在各类排行榜下为母校比拼较劲、又或是与有荣焉的人们,他们的校友情结究竟来自何方?
01 “校友,新时代老乡”
没有人能永远摆脱校友情结,只不过随着人生阅历不同、表达方式不一罢了。
江湖上曾流传过“人大附中校服特别粘,一穿就脱不掉的传说”,红白校服甚至在哈佛MIT、大英博物馆、旧金山机场、纽约街头、香榭丽舍大街出没,让人瞬间梦回海淀黄庄。
曾调侃过这一现象的人,在毕业一年、翻出校服裤子天天穿的时候,才会领会“校服是真舒服”的道理;
毕业三年的人,还会拽上高中好友或大学舍友,找机会回母校食堂、吃一顿馋了半年的小火锅;
毕业五年的人,猛然发现校友会竟然是最好的婚介所;
毕业十年的人,同学聚会上聊的话题变成了简要回顾青春、并迅速过渡到早教机构推荐大会。
而毕业三十年的,每次校友会聚餐都要喝多了抱头痛哭,怀里还揣着备用的降压药解酒药。
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今后聚会谈资,一定有“母校疑似化粪池爆炸”
无数人在毕业后才发现“校友”一词有多珍贵,能让漂泊在外工作成家的老社畜都落泪。
校友相遇难免油然而生一股熟悉感,终于找到一个机会,聊一聊上学时曾骂过千百遍的母校。
北电96班的班级聚会,甚至每年都会引发吃瓜群众的热烈关注,甚至比当事人还关心,这次聚会是赵薇没来,还是陈坤没来。
“校友”一词的珍贵,也赤裸裸地体现在校友文化带来的经济效应上。
中国高校的校友捐款风刮起来后,福布斯在《中国慈善榜》的榜单里加上了“接受捐赠最多的中国大学”名单,每年发布,都是各地校友会暗暗较劲之时。
2018年排行名单
相比于见诸报端的巨额捐赠,校友文化更为广泛的隐形影响还落在行业上。
百度校园曾制作“扒一扒你有多少校友在百度”的小游戏,结果反馈,在百度工作的校友里,除了雄踞整个通信领域的北京邮电大学排名第一,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的母校北京大学排名第二。
此外,百度CFO李昕晢和百度新业务副总裁张亚勤的校友也有100人以上。
这一现象,便是校友文化圈内的“口口相传”、相互吸引的一个缩影。
02 中国校友会,没那么简单
如果只把校友会视作十年同学聚会的联系人,又或是资源共享的圈子,那显然低估了中国校友会的性质。
如果你曾留意,会发现它们在社会公益新闻中的存在感非常强。
比如疫情期间,遍及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企业家及海外华人华侨,为搜寻运送物资,自发编织起了一张庞大的采购、运送、收储、配送网络。
分散各地的校友会,成为了这张网络中的重要节点。
2020年1月25日前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会将所有捐赠信息与物资去处一一向社会公开,引发了众多非校友的关注。
不少人一是惊讶于校友会在自发组织下,能如此高效率、且完全透明地组织起庞杂捐助物资的对接:资金怎么花不浪费、物资如何分配、公开医疗物资的招标中标价格……
在这之后,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开始通过武汉高校校友会进行捐赠。
二是感叹于,各地校友会能如此团结,以恪守校训为口号,让人联想到西南联大时期的青年热血。
这或许是因为,从理想化的角度来说,校友文化本就是围绕母校情结、这一精神向往凝聚起来的。
不少人珍视校友身份、珍视与母校的联系,或多或少地会出于对校训、学风的精神认同。
她在接受采访时就曾提及,捐赠,是为了延续精神。
虽然电影本身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献礼片,但却让一众网友煽情落泪。
这或许就是因为,对于大众来说,相比于校训、学风的具体内容,“传承”本身才更让人共情。
而即便是走上社会、脱离学院之后,大家会如此看中校友关系的原因中,也一定包含着这一点——
人们在校友情中,寄托着由前人传承而来的情怀,寄托着青春时专属的朝气蓬勃与抱负。
03 “母校”一词
到底意味着什么?
对于不少有校友情怀的人来说,以校友身份做公益,背后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逻辑:
希望能将自己最为珍重的母校精神,传递出去。
它可能是一句校训,也可能是师门传续的情谊。
以真实故事改编的微电影《国华的孩子们》里,曾用这样的情节来注解“最朴素”的校友情怀。
山区的支教老师杨少敏,在接受物资捐赠、准备合影时,发现学生陈小天没来上学。
她跋山涉水一路奔跑,终于赶上开往城里的大巴,把想要辍学打工的陈小天拼命拽了下来。
因为在他看来,像杨少敏这样的“城里人”,根本无法理解他的家庭多需要钱,父亲两个月没寄钱、电话也没打,自己再不去打工,他怕奶奶和妹妹没钱吃饭。
在追赶大巴的过程中,杨少敏脑海中闪现出自己少年时登上大巴、家人把为数不多的现金都塞给自己的场景。
只不过,那时她的大巴开往学校,而小天的大巴开往工地。
电话那头是一名女医生,说父亲住院了、刚做完一个小手术,让小天不要担心、好好读书。
这些剧情,并不是故事的全部。
微电影用并叙的方式,同时讲了另外两个故事,才补全了有关陈小天的真相。
前来这所乡村学校、捐赠物资的王永锟,其实是杨少敏的校友。
那时为了攒学费,他的运动鞋破洞了也没钱更换。
那天她本已经搭上了援鄂医疗队回家的大巴、离开湖北,还在与家人孩子视频。
临走时,却看到救护车疾驰着又送来一位患者,看起来情况不佳。
下一幕中,她已经穿上防护服,赶进了抢救室。
在紧张的抢救过程中,她的脑海中闪过高考时的画面,心绪也稳定下来。
杨少敏、王永锟、蔡莹,三人的故事在杨少敏为小天留下的信中一一揭开。
他们都曾是贫困家庭的孩子,父母拼尽全力才只能勉强支撑学费;
但同时,他们也都是真切明白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孩子,所以才在长大后,努力回报社会。
支撑他们的,同样是校友情怀——国华纪念中学。
它是全国第一所纯慈善、全免费、全寄宿民办高级中学,由碧桂园控股集团公司创始人杨国强先生和联席主席杨惠妍女士捐资依法兴办,面向全国招收家庭生活贫困、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子。
学生从报考国华纪念中学开始,直至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学习、生活、交通等一切费用全部由学校承担,每人的培养费用超过30万元。
这所面向贫困学生的“圆梦学校”校门外,刻着国华纪念中学创始人,碧桂园控股集团公司创始人杨国强的一段话——
“我不忍看天地之间仍有可塑之才,因贫穷而隐失于草莽;
为胸有珠玑者不因贫穷而失学、不因贫穷而失志,方有办学事教之念。”
杨少敏、王永锟、蔡莹,都是国华纪念中学走出的高材生,他们在上学时,也曾被校友们的故事所鼓舞。
如今,正在用不同方式,恪守母校精神,报答自己曾受到的社会援助。
他们受益于这所碧桂园公益高中,多年之后,也想倾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孩子上学,延续着国华的价值追求。
“不因贫穷而失学、不因贫穷而失志”,这成了他们的校友情怀,也成为了母校对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