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9年,央行年初便开启降准,银行新一年信贷政策也逐渐清晰。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多家银行信贷人士发现,2019年银行信贷风向已出现变化。小微、民企将是重点投放对象。此外,住房按揭贷款仍在银行重点投放业务之列。
央行也明确指出,此次降准及相关操作净释放约8000亿元长期增量资金,可以有效增加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贷款资金来源。置换中期借贷便利每年还可直接降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约20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有利于实体经济降成本将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过去的2018年,由于表外转表内等因素,新增信贷创历史新高。央行的数据显示,2018年前11月新增信贷15.08万亿,相比2017年全年多增1.56万亿。
房贷业务回暖
某零售业务突出的股份制银行个贷业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年初行内相关会议传递的精神看,2019年的零售信贷业务瞄准房贷(按揭)与小微双管齐下,目前的执行情况看,指标重点在房贷。
“不同于2018年年初,2019年的信贷政策中强调了房贷业务,放款向房贷倾斜,房贷额度一季度集中投放、集中消化。”他表示。
该人士还指出,近两年该行不再安排全年信贷额度,一季度集中投放,后三个季度额度再作安排。目前他所在地区的房贷利率尚未下调,但利率下调的预期还是比较大。“利率松动会导致房贷市场回暖,额度是给回暖准备的。”
某大行个贷业务人士指出,2019年一季度房贷额度充裕,利率下调的预期市场一直存在,但行内尚未有相关安排。
他分析指出,住房按揭贷款是银行业内公认的优良资产,也是商业银行获客的重要渠道抓手,争夺按揭贷款市场份额本就是近年银行零售转型的竞争焦点。央行此次全面降准,商业银行信贷额度更为充裕,但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公司类信贷投放趋于谨慎、保守,零售信贷较往年呈现宽松的趋势,房贷业务首当其冲有所回暖。
他还指出,一季度是商业银行信贷额度较为宽松的时期,也是住房按揭贷款用款高峰。从了解到的同业情况看,大行、股份行在2019年开年都倾向投放按揭贷款,银行房贷利率下调也将是较大概率事件。
市场反应看,部分城市已经出现了房贷利率下调的情况。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中获悉,广州多家银行近日下调了房贷利率。相较2018年12月,工商银行首套房贷利率从上浮10%下调到上浮5%,中国银行首套房贷利率从上浮10%下调到5.5%;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房贷利率环比不变,仍为首套房上浮10%。此外,广州农商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也下调了首套房利率,降幅在5-10个百分点。
华南某股份行信贷业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利率下浮受资金成本、供求等因素影响。但房贷利率下调,并不意味着放松调控或抬高房价。
信用传导仍待疏通
但是,此前一直争议的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不足的问题似乎很难实现快速传导。
某大行信贷业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支持实体经济、支持民企及小微,这是一贯的信贷政策。2019年依然会在额度上、放款上保持充裕和优先,甚至有所加码。但是,银行并不会因此放低风控和信用标准。
“只要满足风控,目前都有充足的额度保证支持,但这并非单纯的供给问题。实际上从目前的企业信贷需求来看,也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 前述大行信贷业务人士表示。
某农商行高管对记者直言,目前信贷市场并不缺流动性,缺的是信用和借贷意愿。降准会对紧信用产生一定的缓解,但缓解的效果可能还不会太好。
“宽信用的缓解需要诸多组合政策,银行还缺乏配套政策,比如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的限制,银行不能自主根据信用等级定价等等。降准单一因素很难改变现状,表现出来就是流动性在金融体系内拥挤,对实体经济的传导乏力。”前述农商行高管表示。
华泰证券固收分析师张继强指出,降准并不能完全解决当前宽信用存在的障碍。他认为可将宽信用分为四个环节:货币政策、金融体系、融资主体和项目资本金。其中,金融体系和融资主体抑制的问题最为突出。
他指出,目前货币政策已经转为偏松,但对金融主体而言,地方政府和城投融资仍受制于财政部23号文等隐性债务清理的约束。存款等监管政策也已经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掣肘因素,亟需调整。此外,融资渠道需要开正门,企业债、票据等受到鼓励。而对金融机构而言,缓解当前过度监管、交叉监管带来的微观主体约束过多的情况或是2019年监管政策着力的方向。(摘自21世纪经济报)